我们知道当事人因为某种过错导致他人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时候,当事人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,往往是受害人通过一定方式证明后才需要承担的,但过错推定原则比较特殊,接下来就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过错推定原则是指什么的相关内容。
一、过错推定原则是指什么
过错推定责任原则,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,它是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前提下,在某些特殊情形,直接从损害事实推定本身推定致害人有过错,无须受害人举证加以证明,致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,应承担民事责任。
二、过错推定原则适用情形
1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,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
【资料图】
2、下列情况下,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
(1)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、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;
(2)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;
(3)伪造、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。
3、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、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
4、动物园的过错推定责任
5、建筑物、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脱落、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
6、堆放物侵权
7、林木折断侵权
8、窨井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
三、过错推定原则的构成要件
过错推定责任仍以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,因而它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,而只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。过错责任原则一般实行“谁主张、谁举证”的原则,但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况下,对过错的认定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。
受害人只需要证明加害人实施了加害行为,造成了损害后果,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,无须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情况进行证明,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,应承担相应的责任。加害人要想免除其责任,则需要证明自己主观上无过错。
过错推定责任不能任意运用,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适用。
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,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这是该法对于过错推定原则的一般规则。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情况下,实行举证责任倒置,由行为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;证明成立者,推翻过错推定。